变化比较新品系的果规律龙眼品质南宁种引种育和实发三
由图8可知,5个龙眼品种(系)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的新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持续下降的种系变化趋势。其中‘宝石1号’‘福晚8号’和‘桂明1号’的引种育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均表现为前期下降较快,南宁后期下降较慢;‘石硖’和‘晚香’均表现为持续缓慢下降的品质变化趋势。8月25日后,变化比较‘石硖’果实的规律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43%,龙眼其余4个品种的新品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石硖’,在0.05%~0.07%之间。种系 由图9可知,5个龙眼品种(系)的南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在7月15日—8月12日前的品质果实发育前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变化比较变化较缓慢,随着果实发育含量逐渐下降,至生长中期下降至最低点,之后再度上升到较高水平。不同品种变化幅度不太一致,其中‘宝石1号’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从7月22日—8月25日下降了67.3%,下降幅度是‘石硖’的2倍多;其次是‘福晚8号’,从7月29日—8月19日下降了50.8%;再其次是‘石硖’,从7月15日—8月5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了33.5%;‘晚香’和‘桂明1号’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相似,但‘晚香’表现较快,‘晚香’从7月29日—8月12日下降了24.9%,‘桂明1号’从8月12日—9月1日下降了24.6%。在成熟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是‘石硖’最高,其次为‘晚香’,然后是‘桂明1号’‘福晚8号’和‘宝石1号’。 5个龙眼品种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各时期有所差异,但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各品种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一样。其中‘石硖’8月19日达到最大值,为0.9mg/g;‘晚香’8月25日达到最大值,为1.1mg/g;‘宝石1号’9月1日达到最大值,为1.1mg/g;‘福晚8号’和‘桂明1号’9月8日达到最大值,为1.3mg/g在各品种中最高(图10)。各品种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在达到最高值后迅速下降,可见,龙眼果实的适时采收对于保证果实品质,提高维生素C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对不同龙眼品种(系)开展果实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和内含物的变化特征规律的研究,探明果实发育中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可食率、果形指数的变化及TSS、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特征,对于生产上制定不同龙眼品种(系)的栽培技术措施和调控龙眼果实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引进的3个龙眼新品种(系)及广西主栽的2个品种(‘石硖’和‘桂明1号’)入手,探明了5个龙眼品种(系)的果实发育和品质变化规律。前人对‘大乌圆’或‘石硖’龙眼品种果实发育动态的研究表明,龙眼单果重的增长曲线为近“S”形,本研究中的5个龙眼品种(系)在广西南宁市的果实发育的变化曲线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 TSS是评价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主要成分是可溶性糖。龙眼属于高糖含量的水果,生产上为方便衡量果实成熟度和糖含量的高低,经常直接使用TSS含量作为衡量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帅良等在研究不同龙眼品种果实成熟时糖含量及其特征中报道,成熟龙眼果实中具有较高的TSS含量,且TSS含量在16%以上,不同龙眼品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表明,5个龙眼品种(系)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假种皮的TSS含量在12.0%~22.7%之间变化,‘福晚8号’和‘晚香’的TSS含量大于20%的天数均在12d左右,‘桂明1号’TSS含量大于20%的天数高达20d左右,‘宝石1号’TSS含量高于20%的天数仅维持了1周左右,可见‘宝石1号’虽然果大,但在南宁地区退糖速度较快;‘桂明1号’退糖速度最慢。5个龙眼品种(系)果实假种皮中,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与周煜棉等对‘石硖’的研究结果一致,这种果实发育期间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可能与果实膨大及其酸转化为糖、酸合成能力降低或分解能力增强等有关。 可溶性蛋白也是评价龙眼果实好坏的重要营养指标之一,许家辉等的研究表明,晚熟龙眼挂树保鲜过程中假种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不都在下降,而是初期下降,中期上升,最后又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5个龙眼品种(系)的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假种皮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下降,之后呈持续上升状态,该结果与许家辉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二者观察研究的阶段不同,前者是在果实进入挂树期开始观测,后者观测的是果实整个生长发育期。发育初期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可能是为种子和果实发育提供营养,随后蛋白质含量回升为种子和果实进一步积累贮藏物质奠定基础,相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龙眼果实中含有糖、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这些是水果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是重要的品质指标。谢鸣等对杨梅可溶性糖的研究发现,果实成熟前期,随着果实的发育,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且持续到果实成熟时达到最高值,对苹果、柑橘等的研究也表现这种趋势,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表明5个龙眼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大,这与赵树堂等对李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笔者还测定了5个龙眼品种(系)在果实发育期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在整个发育期间维生素C动态变化曲线表现为先升后降,这与周煜棉等、甘霖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大值,以‘福晚8号’和‘桂明1号’的最高,其次是‘晚香’和‘宝石1号’,‘石硖’最低。 相关链接:蛋白质,维生素C,龙眼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热带作物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2.5 不同龙眼品种(系)的龙眼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规律
2.6 不同龙眼品种(系)的引种育和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
2.7 不同龙眼品种(系)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
3 讨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创指高开高走收涨1.44% 通信设备板块领涨
- 途牛网封杀同程网态度不改 在线旅游市场赔本赚吆喝
- 油价九连跌或下周五现身:下调幅度继续扩大
- 贸易顺差今年三刷历史记录 7.5%外贸目标完成无望
- 永定城喜获“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荣誉
- 巴菲特李嘉诚盯上飞机租赁
- 银行板块总市值突破7万亿元 经历数波拉升
- 世界最长铁路线连接中欧 圣诞礼物换“洋年货”
- AI代写作业,家长该反思了
- 芯片银行卡设备覆盖有空白 自助买车票遇阻
- 周大福中期业绩下滑两成 寄望内地二三线市场
- 成品油消费税一涨再涨 财政拿走千亿降价红利
- 宁波国企,正在招聘
- 我国碳排放权累计成交金额逾5亿元
- 油价周五将迎九连跌:每吨下调150元至180元
- 福建官员:国家领导决定在粤闽津试点自贸区
- 六安这“两项补贴”标准提高
- 近千家公司预告全年业绩 154家净利增幅翻番
- 央行降息吹响贬值号角 人民币对美元暴跌近200点
- 中外富豪斗法:美加速囤积现金 中国忙海外投资
- 搜索
-
- 友情链接
-